在深蹲、硬拉、推举等力量训练中,腰椎承受巨大负荷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。许多健身爱好者会考虑佩戴铁腰板治疗仪来“护腰”,但这类医疗器械是否适合高强度训练?使用不当又会带来哪些风险?我们来科学解答。
一般情况下,不建议在大重量或爆发性训练中使用。铁腰板治疗仪属于二类医疗器械,设计初衷是为腰椎提供稳定支撑,适用于慢性腰痛防护或术后康复。其结构相对固定,柔韧性较低,而健身训练尤其是大重量复合动作,需要腰椎具备一定的动态稳定性。若依赖外部刚性支撑,可能抑制核心肌群(如腹横肌、多裂肌)的自然激活,长期使用会导致肌肉弱化,反而增加受伤风险。
此外,过度依赖护具可能造成“虚假安全感”,使训练者忽视动作规范和负荷控制,一旦脱下护具训练,极易因核心失控导致闪腰、椎间盘突出等问题。
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作为辅助工具:
康复期训练:腰椎术后或急性损伤恢复后期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重量、低强度训练时,可短暂佩戴以限制过度活动;
老年或初学者:核心力量不足者在学习动作模式时,可短期使用以增强稳定性,建立正确发力感;
日常防护:非训练时段(如久坐办公)佩戴,缓解因训练积累的腰部疲劳。
健身护腰的正确方式:
强化核心肌群:通过平板支撑、死虫式、鸟狗式等训练提升自身稳定性;
掌握正确技术:学习腹式呼吸配合核心收紧(瓦式呼吸),保持脊柱中立位;
使用专业护腰带:大重量训练时可选用专为健身设计的加压式护腰带(非医疗器械),通过增加腹内压辅助稳定,但也不宜长期依赖。
选购提醒:切勿将铁腰板治疗仪与运动护腰带混用。选择产品时认准“械字号”注册证,确保用途明确、安全合规。
我们强调:真正的“护腰”来自强大的核心,而非外部束缚。科学训练,循序渐进,才能安全增肌,远离运动损伤。